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有哪些规定?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规定和概念。 首先,拆迁许可制度是重要的一环。拆迁房屋的单位需要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才能实施拆迁。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注:该条例已被《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取代),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以及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等资料。这一制度是为了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避免随意拆迁给居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被拆迁人来说,补偿安置是最为关心的问题。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依照规定,计算被拆迁房屋的补偿金额和所调换房屋的价格,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补偿的范围、标准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就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如果双方达不成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规定为解决拆迁纠纷提供了法律途径,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此外,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补助费。在过渡期限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房的,拆迁人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这些费用的规定,也是为了保障被拆迁人在拆迁过程中的正常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总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法律规定和程序,目的是在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