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的民事赔偿在几年内有效?
我之前有个民事赔偿的案子,法院已经判决了,但对方一直没赔偿。我不太清楚这个判决的民事赔偿有效期是多久,担心过了时间就没办法让对方赔偿了,想知道到底几年内有效,超过时间会怎样。
展开


在法律上,法院判决的民事赔偿涉及到申请执行的时效以及判决本身的效力两个方面。 首先来说申请执行的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这里的二年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简单来讲,如果法院判决对方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民事赔偿,比如判决生效后 30 天内支付赔偿款,那么从这 30 天期满后的次日开始计算这两年的申请执行时效。要是在这两年内,你因为一些合理的原因没办法申请执行,像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那么时效就会中止,等这些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计算。如果在这两年内你向对方主张过权利,比如发函要求对方履行赔偿义务,那就会导致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其次关于判决本身的效力。法院作出的生效民事判决,其效力是永久的。也就是说,这个判决一旦生效,它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直存在的。即便过了申请执行的二年时效,判决本身并不会失效,只是你丧失了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来实现赔偿的权利。不过,如果对方自愿履行赔偿义务,你依然有权接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