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的有效期是多少年?
我有一份判决书,不知道它的有效期是多久。担心过了有效期就没办法执行或者有其他影响了,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判决书的有效期到底是多少年,是一直有效还是有具体的时间限制呢?
展开


判决书的有效期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判决书本身的效力,二是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 首先,关于判决书本身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它便具有永久的法律效力。这里所说的生效,通常是指在法定上诉期内,当事人没有上诉,判决书就会发生法律效力。例如,民事一审判决书,在送达双方当事人后,若15天内双方均未上诉,该判决书就生效了,而且这个效力是一直存在的。它代表着司法机关对某一案件的最终判定结果,当事人需要按照判决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这就好比是一份具有权威性的“指令书”,永远都具有约束当事人的作用。 其次,是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这里的二年期间,是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要在规定的二年时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超过这个时效再申请,对方可能会以超过执行时效为由进行抗辩,法院有可能不再对申请进行强制执行。 所以,判决书本身是永久有效的,但申请强制执行是有二年时效限制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