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立案后不开庭就只能等吗?

我之前去法院立了案,但是到现在都没开庭,也没个消息。我就想知道,立案之后一直不开庭,我除了干等着,还有其他办法吗?我担心一直这么拖着,我的权益没法保障啊。
展开 view-more
  • #立案开庭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立案后不开庭并不意味着只能被动等待。下面为您详细解释。首先,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民事纠纷、行政争议等案件进行受理登记,开启法律程序的行为。而开庭则是法院在特定时间、地点,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辩论,查明事实并作出裁判的活动。在民事案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这意味着,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是有审限要求的,并非可以无限期拖延。如果超过了正常的审限还未开庭,当事人可以采取一定措施。一方面,可以主动联系承办法官或其助理,询问案件的进展情况以及未开庭的原因。一般法院都会设有对外的联系电话或者有专门的窗口可以查询案件进度。另一方面,如果存在法官故意拖延等违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的监察部门或者上级法院反映情况,以督促案件的正常推进。在刑事案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不同程序的审理期限。例如,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所以,如果立案后长时间未开庭,当事人同样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了解情况并推动案件进程。总之,立案后不开庭并非只能干等,当事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案件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进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