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中卫生院对病人的诊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呢?


在判断卫生院对病人的诊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诊疗过错。简单来说,诊疗过错就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这里面涉及到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相关条款。《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诊疗过错的判断,通常要从医疗机构的注意义务方面来考量。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这包括在诊断、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比如在诊断时,要按照规范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查和判断;在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并且要告知患者相应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在判断卫生院是否存在过错时,还可以参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鉴定专家组会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 此外,患者也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卫生院存在过错。这些证据包括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收费凭证等。通过对这些证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卫生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规范的行为。 在本案中,如果要确定卫生院对病人的诊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判断。可以先与卫生院进行沟通,要求其提供详细的诊疗记录和解释。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专业的鉴定机构或者法院来进行最终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