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审及指令再审的方式和条件是什么?


在法律程序中,提审和指令再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纠正错误判决、保障司法公正起着关键作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提审及指令再审的方式和条件。 提审,通俗来讲,就是上级人民法院把原本由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提上来自己进行审理。提审通常是基于案件的重大性、复杂性或者对法律适用存在争议等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在刑事诉讼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有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 提审的方式一般是上级法院直接作出提审的裁定,然后将案件卷宗等材料调上来进行审理。提审的案件,适用二审程序进行审理,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指令再审则是上级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进行审理。指令再审主要是考虑到原审法院更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等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也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在刑事诉讼中同样存在指令再审的情况。 指令再审的条件通常是发现原判决、裁定存在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等情形。上级法院指令再审时,一般会作出指令再审的裁定,下级法院收到裁定后,要按照要求重新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对于指令再审的案件,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总之,提审和指令再审都是为了确保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当发现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存在问题时,通过这两种方式来纠正错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