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哪些?


侵犯著作权罪,指的是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侵犯著作权罪的具体行为方式。 首先,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这是常见的侵权方式。这里的“未经许可”,就是没有得到著作权人允许就私自做了上述行为。例如,没有经过作家同意,就把他写的书大量印刷并售卖,或者放到网络上供人下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的就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其次,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也属于侵权行为。专有出版权是出版社通过和著作权人签订合同获得的独家出版某作品的权利。如果其他出版社未经授权出版该图书,就是侵犯了专有出版权。比如,一家出版社和作者签订了独家出版合同,另一家出版社却不顾这个合同,私自出版了同一本书,这就可能触犯法律。 再者,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也是侵权表现。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会在网上传播未经授权的音乐、电影等音像制品,这种行为一旦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也会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另外,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同样属于此列。有些人为了获利,模仿知名画家的风格作画,并署上该画家的名字进行售卖,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侵犯了画家的著作权。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罪,除了看是否有上述行为方式,还要考虑违法所得数额是否较大或者是否有其他严重情节。一般来说,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就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 总之,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多样,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著作权,避免因一时的利益而触犯法律。同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著作权被侵犯,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