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的方式有哪些?
我离婚后孩子归对方抚养,我有探望孩子的权利,但不知道具体可以用哪些方式去探望孩子。我担心自己用错方式会引发和对方的矛盾,也怕影响孩子的情绪,所以想了解一下法律上认可的探望方式都有哪些。
展开


在法律层面,探望通常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依法享有的看望子女的权利。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探望方式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是看望式探望,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探望方式。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到直接抚养方的住处或者指定的地点进行探望。在这种探望方式中,探望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不带走子女,只是短暂地见面交流。比如,在周末的上午,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来到孩子居住的地方,和孩子一起在附近公园游玩两个小时,之后就离开。这种方式比较灵活,不会过多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节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这种看望式探望就属于该条款中所保障的探望权利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 其次是逗留式探望,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将子女接走,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共同生活。比如在寒暑假期间,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这种方式可以让不直接抚养方有更多的时间和子女相处,增进彼此的感情。不过,采用这种方式需要考虑子女的意愿和生活、学习安排,并且应该提前和直接抚养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同时,法律也强调在行使探望权利时,不得危害子女的身心健康。如果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其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其探望的权利。 无论是哪种探望方式,都应该以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为出发点。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协商确定合适的探望方式和时间安排。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总之,法律保障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探望权,同时也要求在行使权利时遵循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以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