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纳税人采取什么方式可以使税基递延实现?

我是一个企业纳税人,现在面临着一些税务方面的压力。听说税基递延实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但我不知道具体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来实现。我想了解清楚这些方式,以便合理规划企业的税务,所以来问问大家。
展开 view-more
  • #税基递延
  • #纳税人
  • #存货计价
  • #折旧方法
  • #收入确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税基递延实现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应纳税所得额在时间上推迟确认,从而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使税基递延实现的方式。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资产,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新会计准则已不允许使用,但税法在一定范围内认可)或加权平均法,可以使本期销售成本升高,从而使应纳税所得额降低,实现税基递延。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的折旧较多,使企业前期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相应减少,从而实现税基递延。 收入确认时间的控制: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原则来确认收入。对于一些可以合理推迟确认的收入,企业可以通过与客户协商合同条款等方式,将收入确认时间推迟到以后期间。例如,对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企业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从而使税基递延实现。 费用扣除的合理安排:企业应充分利用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合理安排费用的列支。例如,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职工教育经费的支出,使费用在不同期间合理扣除,实现税基递延。 需要注意的是,纳税人在采用这些方式时,必须严格遵守税法规定,不得故意逃避纳税义务。同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战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税基递延实现方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