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属于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而电信诈骗就是诈骗罪在电信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下面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属于电信诈骗的行为。 网络贷款类诈骗是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之一。骗子会以“无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为诱饵,吸引急需资金的人上钩。先是让受害人下载虚假的贷款APP,然后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各种名义,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一旦受害人转账,骗子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冒充公检法诈骗也较为猖獗。不法分子会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执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其涉嫌严重违法犯罪,需要将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核查。很多人因为害怕,往往会按照骗子的要求操作,结果被骗走大量钱财。 网络刷单返利诈骗也坑害了不少人。骗子会先让受害人参与一些小额的刷单任务,并返还小额佣金,获取受害人的信任。之后,就会诱导受害人进行大额刷单,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甚至以“卡单”“任务未完成”等借口,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才能返还之前的款项,使受害人越陷越深。 冒充熟人诈骗也是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骗子通过盗取受害人亲友的社交账号,以急需用钱为由,向受害人借钱。由于是熟人的身份,很多人不会过多怀疑,就会直接转账。 还有虚假购物诈骗。骗子会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低价销售热门商品的信息,吸引受害人下单付款。之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发货或要求受害人再次付款,骗取钱财。 总之,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要求,避免遭受财产损失。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