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仲裁是一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它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基本制度,这些制度保障了仲裁的公平、公正、高效。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仲裁的基本制度。
首先是协议仲裁制度。这意味着当事人要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这就好比两个人要一起玩游戏,得先商量好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这一制度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意愿,体现了仲裁的自愿性。
其次是或裁或审制度。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也就是说,当事人要么选择仲裁,要么选择诉讼,二者只能选其一。这避免了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同时选择两种解决方式,浪费司法资源。《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再者是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保证了仲裁的高效性,避免了纠纷久拖不决。《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 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另外还有回避制度。仲裁员有法定情形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比如仲裁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等。这一制度确保了仲裁的公正性,避免因仲裁员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而影响裁决结果。《仲裁法》第三十四条对仲裁员回避的情形作出了明确规定。
最后是不公开审理制度。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这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除非当事人协议公开,仲裁不公开进行。这与诉讼的公开审理原则有所不同。《仲裁法》第四十条规定:“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了解这些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助于当事人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国外是如何处理车撞人事故的?
新办企业是否需要进行工商年报?
民法典和物权法规定不一致时怎么办?
被别人说诈骗会有什么后果?
小车和半挂剐蹭,小车负主要责任是怎么判定的?
串休假领导不同意必须去上班吗?
异地可以办理身份证吗?
在手机上怎么办理健康证?
上门养老门槛高吗?
社保当月交的是哪个月的?
领了失业金后可以继续由单位交社保吗?
个人介绍费如何开票做账?
我国有多少部法律?
协议离婚财产由谁分配?
起诉离婚时当事人在外地回不来该怎么办?
土地单独计价入账,是否需要交房产税?
被执行人转产转移该怎么办?
律师怎样为医疗机构担当好法律顾问?
出租车醉驾载客怎么处理?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