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与非法经营罪是什么?


行贿罪和非法经营罪都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重要罪名,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这里所说的“不正当利益”,就是通过不合法、不合规的途径去获取的好处,比如为了拿到项目、逃避处罚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对于行贿罪的处罚,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经营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对非法经营罪做了明确规定。 对于非法经营罪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行贿罪主要涉及到向国家工作人员输送利益以谋取不正当好处,而非法经营罪重点在于违反国家规定进行商业活动。无论是行贿还是非法经营,都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了解这些法律常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