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选择构成要件?


犯罪选择构成要件是在犯罪构成要件里,并非每个犯罪都必须具备,而是只有部分犯罪需要的构成要件。简单来说,就是有些犯罪成立,除了必备的一些条件外,还可能需要额外满足某些特定条件,这些额外条件就是选择构成要件。 要理解犯罪选择构成要件,我们得先清楚犯罪构成要件的概念。犯罪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整体。一般来说,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而犯罪选择构成要件是在这些基础上,针对特定犯罪才要求的条件。 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刑法里有不少关于犯罪选择构成要件的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一些经济犯罪,要求犯罪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犯罪,这里的“数额较大”就是一个选择构成要件。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经济违法行为都构成犯罪,只有当达到了“数额较大”这个条件时,才会被认定为犯罪。 再比如,部分犯罪要求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像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要求犯罪行为是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捕捞。这里的禁渔区、禁渔期就是选择构成要件,只有在这些特定的时间、地点实施捕捞行为,才可能构成该罪。 犯罪选择构成要件和犯罪必备构成要件不同。必备构成要件是每个犯罪都必须具备的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必备构成要件,犯罪就不能成立。而选择构成要件只是部分犯罪需要的条件,有或者没有这些条件,并不影响犯罪的一般性认定,但会影响具体犯罪的成立与否。 在实际的法律案件中,犯罪选择构成要件起着重要作用。司法机关在认定犯罪时,除了审查必备构成要件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罪名,判断是否存在选择构成要件。如果存在选择构成要件,并且符合相关规定,那么才能认定犯罪成立。这有助于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保证司法的公正和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