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相关的内容,对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太明白。想知道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故意犯罪,得看哪些方面呢?是从行为人的想法、行为过程,还是其他什么角度去判断呀?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知识。
展开


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两个关键要素,即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 首先说认识因素,这要求行为人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的行为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后果。也就是说,行为人要对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清晰且深入的理解,并且明白这些后果违反了法律规定,还可能损害社会。打个比方,张三知道自己在人多的地方挥舞刀具很可能会伤害到他人,这就满足了认识因素。 接着是意志因素,行为主体必须表现出对可能出现的危害性结果抱持着一种积极追求或者是漠然视之的态度。这体现了行为人在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肯定或不加阻拦的立场。比如,李四为了报复王五,故意开车去撞王五,这就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而赵六为了杀老鼠,在公共厨房投毒,他知道可能会有其他人误食,但还是这么做了,对其他人可能中毒的结果持放任态度,这两种情况都满足意志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基于这两个因素,故意犯罪又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确知晓自己实施的行为必定会导致对社会造成危害性后果,同时还怀揣着希望此类结果得以实现的心态而构成的犯罪类型。间接故意犯罪则是指行为人明了自己的行为势必会产生危害社会的不良后果,然而却对此类结果采取放任态度,从而构成犯罪的情形。 相关概念: 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下实施的犯罪。 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下实施的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