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行为包括哪些?
我不太清楚在法律层面上,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失信行为。我担心自己在生活或者工作里的某些举动可能会让自己成为失信人,所以想了解下具体都有哪些行为属于失信行为,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展开


失信行为指的是违背信用原则,不履行承诺或法定义务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对社会秩序和经济交往造成不良影响。从法律层面来看,失信行为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和认定标准。 在民事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就属于违约失信行为。比如,张三和李四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约定张三在特定日期交付货物给李四,然而张三却没有在约定日期交付,这就构成了违约失信。因为合同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不履行合同约定就违反了契约精神。 在司法执行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明确,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例如,法院判决王五归还赵六借款,但王五明明有能力偿还却故意不还,还转移自己的财产,这种行为就会被认定为失信行为。 在行政领域,行政相对人不遵守行政法规,不履行行政义务也会构成失信行为。比如企业不按照环保法规要求处理污染物,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却拒不执行,这就是一种行政失信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