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报经侦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有个商业合作中感觉对方存在经济犯罪行为,想向经侦部门报案,但不清楚报经侦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我该怎么判断自己遇到的情况是否符合立案要求呢?能不能给我详细说说相关的立案标准呀?
展开 view-more
  • #经侦立案
  • #经济犯罪
  • #立案标准
  • #合同诈骗
  • #职务侵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报经侦的立案标准是一个复杂且因不同经济犯罪类型而异的概念。下面为您详细解释并列举一些常见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经侦立案的总体原则。根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也就是说,必须同时满足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这三个条件,经侦才会立案。 对于不同类型的经济犯罪,有不同的具体立案标准。例如,在合同诈骗罪中,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这意味着,如果在商业活动中,有人通过合同手段骗取了他人二万元及以上的财物,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达到了经侦立案的标准。 再比如,职务侵占罪。依据上述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如果公司员工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侵占公司三万元及以上的财产,经侦部门就可能对其进行立案侦查。 此外,还有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这里的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依法许可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等行为。如果有人以虚构项目等方式非法集资十万元以上,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就符合经侦对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总之,报经侦的立案标准会因不同的经济犯罪类型而有所不同。当您怀疑存在经济犯罪行为并打算报案时,建议您先收集好相关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然后向当地经侦部门详细说明情况,由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标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