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刑事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最近身边好像发生了点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事儿,心里挺疑惑的。想知道公安对于刑事立案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呀?是只要觉得有犯罪迹象就立案,还是有更明确严格的标准呢?特别想搞清楚在哪些情况下公安会正式立为刑事案件来处理 。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公安刑事立案标准可不是随意确定的,得满足一定条件才行。
首先,从普遍原则来讲,要存在犯罪事实,也就是说得有证据能表明犯罪行为确实发生了,像盗窃案就得有证据证明财物被偷了。而且,这个犯罪事实得达到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一些情节显著轻微的,可能就不追究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第一百一十二条也提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不同类型的案件,立案标准也有差异。比如过失引起火灾,要是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等情形,就要立案追诉。再比如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要是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等情况,也会立案追诉。
总之,公安刑事立案有严谨的标准和流程,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相关概念:
有林地: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的林地类型。
疏林地:同样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确定的一种林地。
灌木林地:依据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规定所明确的林地类别。
未成林地: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规定范畴内的特定林地情况。
苗圃地:根据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规定来认定的特定用途林地 。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