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最近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尤其想搞清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想知道从哪些方面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构成了诈骗罪,在生活中万一遇到类似涉嫌诈骗的情况,自己心里能有个底,明白具体是怎么界定的,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诈骗犯罪
  • #构成要件
  • #公私财物
  • #主观故意
  • #刑事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简单来说,就是骗子的行为侵害了别人对公私财物拥有和支配的权利,而且犯罪对象仅限于公私财物,不是去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比如骗子骗走了你口袋里的现金,这就侵犯了你对现金这个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规定,也是基于保护公私财物所有权这一重要客体。 其次是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这里的欺诈方法,就是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让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信以为真,然后“自愿地”交出财物。虚构事实可能是全部虚构,也可能是部分虚构。例如,骗子编造自己是某知名公司高管能帮人安排工作,收取高额“疏通费”,这就是虚构事实。并且,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构成本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 - 10000元以上为 “数额较大” 。 再者是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成为诈骗罪的主体。目前我国规定年满16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就可能成为诈骗罪的主体。比如一个17岁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实施了诈骗行为,就可能构成诈骗罪。 最后是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是说骗子心里明明白白自己在骗人,而且就是想把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如果是因为过失导致别人财物受损,那就不构成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不同刑罚,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对主观故意实施诈骗行为的惩处。 总之,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需要从这四个构成要件综合考量,只有同时满足这些要件,才能认定为诈骗罪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