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侵权责任要件有哪些?


一般侵权责任要件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构成一般侵权责任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首先是行为的违法性。这指的是侵权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法律是社会行为的准则,每个人都应当遵守。如果某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者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那么这个行为就具有违法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过错侵害”就包含了行为的违法性。比如,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用于商业宣传,这就违反了《民法典》中关于肖像权保护的规定,其行为具有违法性。 其次是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是指因侵权人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这种损害可以是财产上的损失,比如财物被损坏、被盗等;也可以是人身方面的损害,如身体受伤、健康受到影响等;还可以是精神上的损害,像名誉受损、遭受精神痛苦等。只有存在实际的损害,才可能构成侵权责任。例如,在交通事故中,车辆被撞坏,车主因此遭受了财产损失,这就是损害事实的体现。 再者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侵权人的违法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受害人的损害是由侵权人的行为直接导致的。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那么侵权人就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例如,甲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被乙闯红灯撞了,甲的车辆损坏和身体受伤是因为乙闯红灯的违法行为导致的,这就存在因果关系。但如果甲的车辆损坏是因为在被撞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质量问题,与乙的撞击无关,那么乙就对这部分损坏不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是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故意是指侵权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是指侵权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损害后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例如,张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坏李四的财物,仍然实施了该行为,这就是故意侵权;而王五在驾驶过程中,因为没有仔细观察路况导致撞到了行人,这就属于过失侵权。《民法典》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过错责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总之,只有同时具备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的存在、因果关系和过错这四个要件,才能构成一般侵权责任,侵权人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