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宪法修正案五次内容分别是什么?

我想详细了解一下我国宪法修正案五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的修改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也想知道,希望有人能给我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宪法修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自颁布以来经历了五次修正,每次修正都反映了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进步。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五次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宪法修正案于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这次修正案主要有两条内容。一是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宪法依据。二是将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开启了土地使用权合法流转的大门。 第二次宪法修正案在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此次修正案有多个要点,比如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写入了宪法;将县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由三年改成了五年;把“国营经济”“国营企业”改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更加准确地体现了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关系,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宪法基础。 第三次宪法修正案于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其中规定“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同时,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由“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 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是在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文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写入宪法;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将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统一定为5年;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规定。 第五次宪法修正案于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确立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专门就监察委员会作出规定,以宪法的形式明确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监督方式、领导体制等。这些修改使宪法更好地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宪法保障。 宪法修正案的制定和修改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每一次宪法修正案都是在适应国家发展的新形势、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