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我最近在自学法律,看到了违法阻却性事由这个概念,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也不清楚它具体有哪些类型,感觉很模糊。希望能有人用通俗易懂的话给我解释一下,最好能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说明,这样我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展开 view-more
  • #违法阻却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一个法律术语,通俗来讲,就是某些行为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违法的,但实际上在法律上并不被认定为违法,不会让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就好比一个人做了一件乍一看是坏事的事情,但因为存在一些特殊原因,法律就不把它当作违法来处理。 从法律原理上来说,违法阻却性事由存在的意义在于,平衡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或者实现更重要的价值,一些看似违法的行为是被允许的。这也是法律灵活性和公正性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违法阻却性事由的类型。 正当防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违法阻却性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比如,张三在大街上遭遇李四的持刀抢劫,张三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奋起反抗,将李四打伤。在这种情况下,张三的行为就是正当防卫,虽然造成了李四的受伤,但在法律上是被允许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过,正当防卫也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也是常见的违法阻却性事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举个例子,王五驾驶汽车在道路上正常行驶,突然前方出现山体滑坡,大量石块滚落。为了避免被石块砸中,王五不得已将车驶入旁边的农田,虽然损坏了一些农作物,但他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样,紧急避险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即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如果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令行为也是一种违法阻却性事由。它是指基于法律、法规的规定所实施的行为。比如,警察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虽然限制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但这是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的,是合法的行为。再如,医生根据相关医疗法规对患者进行强制隔离治疗,即使这种行为可能限制了患者的部分自由,但也是为了公共健康和安全,属于法令行为,不构成违法。 被害人承诺也是违法阻却性事由的一种。当被害人对他人侵害自己某种法益的行为表示同意时,在一定条件下,该侵害行为就不构成违法。不过,被害人承诺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首先,承诺人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具有处分权,比如,一个人可以承诺他人损坏自己的财物,但不能承诺他人侵害国家、集体的财物。其次,承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的承诺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最后,承诺必须是出于真实的意愿,不能是在受到胁迫、欺骗等情况下做出的。例如,甲自愿让乙在自己的手臂上纹身,乙的行为就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综上所述,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一个复杂但重要的法律概念,它对于准确判断行为的合法性和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些类型的违法阻却性事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精神和适用范围。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