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被保险人、保险人、第三者?


在保险领域中,被保险人、保险人与第三者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被保险人,通俗来讲,就是受到保险合同保障的人。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可以依据合同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例如,在一份车辆保险合同中,车主作为被保险人,如果车辆发生了碰撞等保险事故,车主就有权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这表明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保险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保险公司。它是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过收取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履行赔偿义务。比如,在人寿保险中,当被保险人不幸身故时,保险公司就要按照合同约定向受益人支付保险金。《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第三者,在保险合同中一般是指除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外的,因保险车辆的意外事故致使保险车辆下的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害的在车下的受害人。以常见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为例,如果一辆投保了交强险的汽车发生碰撞,导致路边的行人受伤,这个行人就是第三者。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这里的受害人就是第三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 综上所述,被保险人是享受保险保障的人,保险人是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公司,第三者是保险事故中遭受损害的第三方。它们在保险合同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权利和义务也有所不同。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保险合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