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怎么回事?
我不太清楚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身边好像有人可能涉及到这方面情况,但我一直没搞懂,这两者有啥区别,在法律上又是怎么认定的呢,想了解清楚这些方面的内容。
展开


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上对自然人行为能力的两种界定,这对于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有效非常重要。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备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单来说,就是这类人没办法独立地进行法律意义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同时,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也就是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他们进行民事活动都需要法定代理人来帮忙完成。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则是指自然人部分具备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另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同样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不过也能独立实施一些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是很严谨的。一般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会根据专业的鉴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这两种行为能力的界定是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了交易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