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诈骗的套路有哪些?


融资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资金的犯罪行为。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融资诈骗套路: 首先是“空手套白狼”式,诈骗者会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或没有实际价值的项目,然后向投资者描绘这个项目的美好前景和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比如,他们可能声称有一项高科技发明即将投入市场,一旦成功将获得巨额利润,但实际上这个发明根本不存在或者没有商业价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这种虚构项目的行为就属于典型的诈骗手段。 其次是“承诺高额回报”套路,诈骗者承诺给予投资者极高的回报率,远远超出正常的投资收益水平。比如,承诺年化收益率达到 50%甚至更高,这明显不符合市场规律。在正常的金融市场中,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可能有如此稳定且高额的回报。这种承诺高额回报却不考虑风险的行为,就是为了吸引投资者上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集资等诈骗行为中,以高息回报为诱饵是常见的表现形式。 再者是“虚假担保”方式,诈骗者会找一个所谓的“担保公司”为融资项目提供担保,让投资者觉得资金有保障。但实际上,这个担保公司可能是诈骗者自己控制的空壳公司,根本没有实际的担保能力。一旦投资者投入资金,诈骗者就会携款潜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担保行为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虚假担保属于欺诈行为。 另外,还有“伪装知名企业”套路,诈骗者会伪装成知名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进行融资活动。他们使用与知名企业相似的名称、标志和宣传资料,让投资者误以为是正规的融资项目。投资者因为对知名企业的信任而放松警惕,从而陷入诈骗陷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冒用他人名义进行商业活动属于违法行为。 最后是“恶意评估”手段,在融资过程中,诈骗者会要求投资者对资产进行评估,并指定特定的评估机构。这些评估机构与诈骗者勾结,故意抬高资产价值,让投资者误以为项目很有价值。然后诈骗者以各种理由要求投资者支付评估费、手续费等费用,一旦投资者支付,诈骗者就会消失。这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评估骗取费用的行为也构成诈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