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观心理涵盖哪些方面?

最近对犯罪相关知识比较感兴趣,尤其想弄清楚犯罪主观心理到底都包括什么。感觉这方面知识挺复杂的,想具体了解下从法律角度,犯罪主观心理是从哪些维度去界定和包含哪些方面内容,希望能得到清晰准确的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犯罪主观心理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因素,它涵盖多个方面。


首先是意识因素,这指的是行为对事物及其性质的认识和分辨情况。也就是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自己行为以及相关事物的了解程度。


其次是意志因素,它是指行为根据对事物的认识,决定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因素。意志对于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有着支配和控制作用,表现为四种形式,即希望、放任、疏忽、轻信 。


从罪过内容上看,犯罪主观心理包含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犯罪故意具有两方面特征:在意识因素上,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抱着希望或放任的态度。根据意识和意志这两个方面的不同情况,刑法理论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例如,甲想杀死乙,用刀猛刺乙的心脏,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会导致乙死亡,并且积极追求这个结果,这就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比如,丙为了杀丁,放火烧丁的房子,丙知道房子里可能还有其他人,但还是放了火,对其他人可能被烧死的结果持放任态度,这就是间接故意。法律依据是《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过失也有两种情形。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例如,护士在给病人打针时,由于疏忽没有核对药品,结果用错药导致病人死亡,护士应当预见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但因为疏忽没预见,这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比如,司机明知道车辆刹车有点问题,但觉得自己技术好能控制,结果在行驶过程中因刹车不及发生事故,这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依据《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此外,犯罪主观心理还涉及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犯罪动机是指驱使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犯罪目的则是指犯罪主体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特定的危害结果。比如,有人为了钱财(犯罪动机)去盗窃,他希望得到财物(犯罪目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犯罪概念和犯罪有什么关系?

我对法律方面知识挺感兴趣的,最近在学习犯罪相关内容,对犯罪概念和犯罪之间的关系不太明白。想知道它们二者在法律层面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是怎么相互影响的,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

法律对共同犯罪是如何规定的,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最近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尤其想搞清楚共同犯罪这一块。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呢,相关法律又是依据什么来判定的,希望能有详细解答。

有犯罪动机是否就可以认定为犯罪?

最近在看一些法律案例时,发现有些行为人有犯罪动机,但最终却没有被认定为犯罪,这让我很困惑。我想了解犯罪动机和犯罪认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具体在哪些情况下,有犯罪动机也不能认定为犯罪。

刑法中对酌定量刑有哪些情节?

我最近在研究刑法相关知识,不太清楚酌定量刑情节具体包含哪些方面。比如在一些具体案件中,哪些因素会被法官考虑作为酌定量刑的依据,很希望能得到一个清晰全面的解答。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最近对法律知识挺感兴趣的,想了解下犯罪预备这方面。就想知道在实际生活里,到底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认定是犯罪预备呢?是做了某些准备动作就算,还是有更明确具体的界定呀,想详细了解下。

法律中规定究竟该怎么抓住犯罪预备?

我最近了解到犯罪预备这个法律概念,想知道在实际情况中,相关部门具体是通过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抓住处于犯罪预备阶段的嫌疑人的呢?比如是不是有一些特定的侦查手段或者判断依据?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犯罪形态具体有哪些呢?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犯罪形态这块不太理解。不太清楚犯罪形态具体包含哪些种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还有在实际司法实践中是怎么认定的,希望能得到专业详细的解答。

如何认定犯罪嫌疑人的明知行为?

我最近接触到一些法律案例,里面涉及到犯罪嫌疑人明知行为的认定问题。我不太清楚具体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明知。比如在一些经济犯罪或者食品犯罪案件中,怎样准确认定他们主观上是明知的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在刑事诉讼法中,怎样认定是犯罪?

我最近接触到一些法律案例,对犯罪的认定不太清楚。具体想了解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到底依据哪些条件、通过什么方式来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共同犯罪的法律规定具体都包含哪些?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案例,发现很多涉及多人一起犯罪的情况。我想知道关于共同犯罪,法律上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具体有哪些构成要件?不同情况下又是怎么认定和量刑的呢?

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是揭开罪责的哪四个关键要素呢?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犯罪构成要件很感兴趣。想知道这四个关键要素具体是什么,它们各自有怎样的内涵和特点,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

犯罪预备与犯罪实施该如何进行界定和区分?

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犯罪预备和犯罪实施这两个概念有点迷糊。感觉它们有些相似,又好像有很大不同。想具体了解一下,在实际的法律判定中,到底怎么去界定这两者,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希望能有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最近对法律知识挺感兴趣,尤其想搞明白共同犯罪这一块。想知道到底具备哪些条件才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是只看一起做了坏事,还是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呢?希望能有人详细说说。

犯罪判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最近对犯罪判决这方面比较关注,想弄清楚在对犯罪进行判决的时候,遵循的基本原则都有啥。想具体了解下这些原则的内涵和作用,希望能得到详细且好理解的解释。

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有哪些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案例,对共同犯罪这一块比较关注。尤其想弄清楚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具体都包含什么。感觉这部分挺复杂的,不太理解。想知道在实际情况中,怎么去判断是不是符合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

被暴力胁迫犯罪的,具体该如何量刑?

我最近了解到一些关于被暴力胁迫犯罪的案例,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上是怎么判断和量刑的。比如,什么样的胁迫算暴力胁迫?如果被胁迫犯罪后又有不同表现,量刑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认定经济犯罪呢?

我最近接触到一些经济方面的案件,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行为算是经济犯罪。想知道具体从哪些方面去判断,比如涉及的行为范围、主观方面的要求,还有有没有数额等方面的限定等,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如何认定犯罪情节轻微,法律上对此有哪些规定?

我最近接触到一些法律案例,涉及到犯罪情节轻微的认定问题。我不太清楚具体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也不知道法律上对于这一块是怎么明确规定的。希望能得到一个清晰、详细的解答。

故意杀人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最近了解到一些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不太清楚什么样的情况会被认定为故意杀人案件立案。想知道具体从哪些方面判断,比如主观想法、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标准是怎样的。

共同犯罪量刑的原则有哪些,如何处罚?

最近了解到共同犯罪,对其量刑原则和处罚不太明白。想知道在实际案件里,法院是依据什么规则给共同犯罪的人量刑的,不同角色又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希望能有详细清晰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