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涉嫌什么罪名?


在我国,仿制药如果涉及违法,可能涉嫌多个罪名。首先是生产、销售假药罪。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三)变质的药品;(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而一些未获批准的仿制药,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假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可能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劣药是指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规定了属于劣药的情形,如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被污染的药品等。仿制药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可能构成劣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如果仿制药涉及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还可能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相关罪名,比如假冒注册商标罪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