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侵犯商标后被告人应该怎么做?


当被告侵犯商标时,被告人可按以下步骤应对: 首先,要冷静分析收到的法律文书。仔细查看原告的起诉状,明确原告的诉求,比如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同时,查看原告提交的初步证据,初步判断原告的主张是否合理。这是因为在法律程序中,了解对方的诉求和证据是应对的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所以,在规定时间内了解清楚这些内容很重要。 接着,评估自己是否真的构成侵权。可以从商标的相似程度、商品或服务的类似程度等方面进行判断。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侵权,要收集相关证据来证明。比如,证明自己使用的商标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或者使用该商标的时间早于原告商标的申请时间等。如果确实构成侵权,也不要慌张,可以考虑是否存在合理使用等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只有符合商标侵权构成要件的行为才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之后,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如果双方有和解的可能,可以尝试与原告进行沟通协商。通过协商,可能达成停止侵权、赔偿一定损失等协议,避免进入复杂的诉讼程序。如果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理由不构成侵权,或者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就需要积极准备应诉。准备好答辩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收集、整理相关证据,按时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如实陈述事实,配合法庭调查和辩论。这是根据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要求,被告人有权利和义务在法庭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关注案件的进展和结果。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