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公证时隐瞒了一个继承人会怎样?
我家在做遗产公证的时候,有人故意隐瞒了一个继承人。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会有什么后果,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会怎么处理这种隐瞒继承人去做遗产公证的行为,会不会导致公证无效呢?
展开


在遗产公证时隐瞒一个继承人,这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下面从不同方面来详细分析这种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看,遗产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和继承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享有继承权的活动。而继承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遗产继承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保障每一位合法继承人的权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意味着每一位符合法定继承顺序的继承人都有权利参与遗产分配。 当在遗产公证时隐瞒了一个继承人,该继承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所以,被隐瞒的继承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可以向公证机构提出复查申请。 如果复查后发现确实存在隐瞒继承人的情况,公证机构很可能会撤销该遗产公证。因为隐瞒继承人的行为违反了公证活动应当遵循的真实、合法原则,使得公证内容与事实不符。而且,该继承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遗产。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则对遗产进行重新分配,以保障每一位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故意隐瞒继承人的相关责任人,在分配遗产时,法院可能会根据情节酌情减少其应继承的份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