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是共犯从属性?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碰到了‘共犯从属性’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它在法律里是怎么定义的,在实际的案件中又是怎么体现的呢?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展开 view-more
  • #共犯从属性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共犯从属性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共犯(包括教唆犯、帮助犯等)的成立和可罚性,依赖于正犯的实行行为。也就是说,只有当正犯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时,共犯才可能成立犯罪。 从理论基础来看,共犯从属性理论的核心在于限制共犯的处罚范围。它避免了将一些没有直接实施犯罪实行行为,但可能与犯罪有一定关联的人过度地认定为犯罪。比如,甲教唆乙去盗窃,只有当乙实施了盗窃的实行行为时,甲的教唆行为才可能构成教唆犯。如果乙根本没有去实施盗窃,按照共犯从属性理论,甲就不构成教唆犯。 在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直接明确规定共犯从属性的条文,但在司法实践和理论解释中体现了这一原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就体现了一定的从属性,即教唆犯的处罚与被教唆人是否实施犯罪行为相关联。 在实际案例中,共犯从属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诈骗案件中,A为B提供了诈骗所需的工具,但B最终并没有实施诈骗行为。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A的帮助行为因为缺乏正犯(B)的实行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或者从轻处罚。总之,共犯从属性有助于合理界定共犯的刑事责任,确保刑罚的公正适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