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是什么意思?


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纳税年度结束后,经过一系列计算和调整,纳税人最终需要向税务机关补缴的税款,或者税务机关需要退还给纳税人的税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所得税。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或个人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有所得税,个人也有所得税,这里说的应补退所得税额在企业和个人的税务处理中都可能会涉及到。 对于企业而言,在每个纳税年度终了后,企业需要按照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企业平时是按照一定的方式预缴所得税的,到了年终,要根据全年的实际经营情况重新计算全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额。计算方式一般是用企业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税率,得出全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额。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然后将这个全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额与企业平时已经预缴的所得税额进行比较。如果全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额大于平时预缴的税额,那么两者的差额就是企业实际应补缴的所得税额;反之,如果全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额小于平时预缴的税额,那么这个差额就是企业实际应退的所得税额。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个人来说,在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也会涉及到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个人平时取得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综合所得时,支付方会按照规定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到了年度终了,个人要汇总全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出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再将其与平时预扣预缴的税额相比较,得出应补退税额。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 总的来说,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是对纳税人全年所得税缴纳情况的一个清算结果,它反映了纳税人最终是需要补缴税款还是可以获得退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