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赡养?
我不太清楚赡养的具体含义,平时只知道要照顾老人。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赡养到底包括哪些方面,是仅仅给老人钱,还是有其他更多的要求呢?
展开


赡养是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提供帮助的行为。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义务。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表明赡养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责任。 赡养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供养和精神慰藉两个方面。在物质供养方面,子女需要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包括支付食品、住房、医疗等费用。例如,当父母生病时,子女有责任支付医疗费用,确保父母得到及时的治疗。如果父母没有自有住房,子女应当为其提供合适的居住场所。 在精神慰藉方面,子女要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怀和陪伴。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精神慰藉的具体方式,但这是赡养义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子女应该定期看望父母,与他们交流沟通,让父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赡养的责任主体通常是子女,但在某些情况下,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 此外,赡养义务是不能免除的。即使父母在抚养子女过程中存在一些过错,只要父母没有犯严重伤害子女感情和身心健康的罪行,子女就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涵盖了物质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它既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也是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重要保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