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条款的独立性是什么意思?
我跟别人签了个合同,里面有仲裁条款。现在合同出了点问题,有人说合同无效但仲裁条款可能还有效,我不太理解。想知道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到底是啥意思,它在合同里是怎么体现和发挥作用的呢?
展开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简单来说,就是仲裁条款和包含它的合同是相对独立的。即使合同出现了一些状况,比如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仲裁条款依然可能是有效的,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从法律原理上看,仲裁条款是双方当事人约定将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一种协议。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或者与合同相关的争议。而合同的其他部分主要是关于双方权利义务的具体约定。这两者的性质和功能是不同的。 我国《仲裁法》第十九条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举个例子,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后来发现这份买卖合同因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但是,根据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双方之前约定的仲裁条款并不会因为合同无效而无效。如果甲和乙因为合同无效后的一些事项,比如财产返还、损失赔偿等问题产生了争议,他们依然可以依据这个有效的仲裁条款,将争议提交给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再比如,合同因为一方违约而被解除。在这种情况下,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了,但仲裁条款依然有效。双方就违约赔偿等问题发生的争议,仍然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保障了当事人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意愿能够得到实现。即使合同出现各种变故,双方依然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选择仲裁这种方式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避免了因为合同的其他问题而影响到争议解决方式的确定。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因为仲裁通常具有专业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