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我和别人有个商业纠纷,打算通过仲裁解决。但我不太清楚仲裁结果出来后有啥效力,它有没有强制执行力?是不是和法院判决一样有效?我能依据仲裁结果要求对方履行义务吗?要是对方不履行我该怎么办?
展开


仲裁的法律效力是指仲裁裁决在法律上所具有的拘束力和强制力等。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 首先,仲裁具有终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意味着一旦仲裁裁决作出,该纠纷就得到了最终的处理结果,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次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例如,甲和乙就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决后,甲不能再就该合同纠纷向仲裁委员会重新申请仲裁,也不能向法院起诉。 其次,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按照仲裁裁决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乙不按照仲裁裁决向甲支付赔偿款,甲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乙的财产。 再者,仲裁裁决具有证据效力。在后续可能涉及的其他法律事务中,仲裁裁决可以作为证明相关事实的有效证据。在一些商业合作中,仲裁裁决可以证明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纠纷的处理结果,在其他交易或者法律程序中起到证明作用。 此外,仲裁的保密性也赋予了其一定的效力特点。仲裁一般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这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隐私,使当事人的商业信誉和形象不受不必要的影响。这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企业之间的纠纷通过仲裁解决,其商业秘密和经营信息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避免因纠纷公开而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仲裁具有终局性、强制执行力、证据效力以及保密性等法律效力,在解决纠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