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消费者美化商品属于什么行为?
我去买东西的时候,商家把商品说得特别好,可买回来发现根本没那么好。我就想知道,商家这种向消费者美化商品的行为,在法律上到底算什么行为啊,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呢?
展开


向消费者美化商品的行为,需要分情况来看其法律性质。 如果商家只是进行适度的、符合常理的商品夸赞,比如称某款水果口感“香甜可口”,这通常属于商业宣传中的正常“吹嘘”,在法律上一般被视为商业广告的夸张表述,也叫“商业吹嘘”。这种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是被允许的,因为消费者通常也能理解这是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不会对商品的实际情况产生实质性的误解。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这种适度的商业吹嘘进行规制。 然而,如果商家过度美化商品,故意隐瞒商品的缺陷、夸大商品的性能、功效等,导致消费者基于错误的认识而购买商品,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若商家美化商品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违反该规定,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