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预备?
我想了解下犯罪预备的相关内容。我不太清楚在犯罪行为还没正式实施前,做的一些准备工作是不是就属于犯罪预备,它具体是怎么定义的,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所以想问问什么是犯罪预备。
展开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它是犯罪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处于犯罪决意产生之后,着手实施犯罪实行行为之前。 从概念上看,“准备工具”很好理解,就好比为了盗窃而准备撬锁的工具,为了抢劫而准备刀具等凶器,这些工具是为了后续实施犯罪所使用的物品。而“制造条件”则更为宽泛,它包括了除准备工具之外的一切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的行为。例如,事先勘察犯罪地点,了解被害人的行踪和生活规律;勾结共同犯罪人,商量犯罪计划;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等。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明确了犯罪预备的定义和处罚原则。 为什么法律要对犯罪预备进行规定呢?这是因为犯罪预备行为虽然还没有直接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但它已经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了威胁。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为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就有可能进一步实施犯罪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犯罪预备,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例如,某人购买了一把刀具,单纯购买刀具的行为可能并不一定构成犯罪预备,还需要结合他的主观意图来判断。如果他购买刀具是为了日常使用,那就不属于犯罪预备;但如果有证据表明他购买刀具是为了实施抢劫等犯罪行为,那就可能构成犯罪预备。 总之,犯罪预备是刑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体现了刑法对犯罪行为的提前介入和预防,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