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是犯罪预备心理?

我不太理解犯罪预备心理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犯罪前就有的那种想法吗?那这种心理会对实际的犯罪行为有什么影响呢?它和普通的一些坏念头有什么区别?希望能有人从法律角度给我解释一下。
展开 view-more
  • #犯罪预备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心理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内心所产生的一系列与犯罪预备活动相关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在真正去犯罪之前,心里想的那些事儿。 从法律层面来看,虽然我国《刑法》中没有直接对“犯罪预备心理”作出明确的条文定义,但《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犯罪预备行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这其实也间接反映了犯罪预备心理。因为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背后,必然存在促使行为人这么做的心理因素。 犯罪预备心理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它不是普通的、漫无目的的想法,而是明确指向了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犯罪行为。比如,一个人心里想着要去盗窃,并且开始计划去准备撬锁的工具、踩点观察目标场所等,这种心里的想法就是指向盗窃犯罪的预备心理。 犯罪预备心理还具有一定的动机性。动机是引发犯罪预备心理的重要因素。动机可能多种多样,比如为了获取财物、报复他人、满足某种特殊心理需求等。以报复他人为例,当一个人因为和他人产生矛盾,心里充满怨恨,进而产生了伤害对方的念头,并开始准备凶器等,这种怨恨就是犯罪预备心理的动机。 需要明确的是,单纯的犯罪预备心理并不构成犯罪。因为法律处罚的是行为,而不是思想。只有当犯罪预备心理转化为实际的犯罪预备行为,也就是开始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时,才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了解犯罪预备心理对于预防犯罪、分析犯罪原因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犯罪预备心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潜在的犯罪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