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救济功能是什么?


刑事诉讼救济功能指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受到侵害的权利提供补救和恢复的作用。它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机制。 从保障当事人权利角度来看,刑事诉讼救济功能可以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被害人等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他们享有一系列的诉讼权利,比如辩护权、申请回避权等。如果这些权利受到侵犯,救济功能就会发挥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当他们的辩护权被不当限制时,就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来纠正这种违法行为,恢复其应有的权利。 对于被害人来说,刑事诉讼救济功能可以为其提供获得赔偿和精神抚慰的途径。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明确规定了这一点。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可以要求被告人赔偿因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弥补自己的损失。 从维护司法公正角度来说,刑事诉讼救济功能可以纠正司法机关的错误行为。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错误,比如错误拘留、错误逮捕等。救济功能可以通过再审、申诉等程序来纠正这些错误。《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这样可以确保司法机关作出的判决、裁定符合法律规定,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此外,刑事诉讼救济功能还可以促进法律的正确实施。通过对违法和错误行为的纠正,可以使法律得到准确的适用,让公众看到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同时,它也可以促使司法机关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