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用人单位的概念是什么?

我刚入职一家公司,想了解在法律上用人单位到底是怎么定义的。我不清楚什么样的主体算用人单位,是所有雇佣员工的都算吗,还是有特定的条件?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让我对自己所在的工作主体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 view-more
  • #用人单位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用人单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使用一名以上职工并且向职工支付工资的单位。通俗来讲,就是那些能够雇佣劳动者,并且可以给劳动者发工资的组织或者单位。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这表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无疑属于用人单位的范畴。企业包括各种类型的公司,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还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只要它们雇佣劳动者,就属于用人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一般是指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同时,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被视为用人单位。国家机关如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当它们招聘工作人员,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就成为了用人单位。事业组织像学校、医院等,它们在雇佣教职工、医护人员等劳动者时,也具有用人单位的身份。社会团体,如各类协会、基金会等,只要存在雇佣关系,也属于用人单位。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扩大了用人单位的范围。该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这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比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 总之,用人单位的概念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组织和单位,其核心特征是具有用人的权利和行为能力,并且与劳动者建立了雇佣关系,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些法律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范围,保障了劳动者在不同类型的工作环境中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