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逃避商检罪?


逃避商检罪是指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行为。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条明确规定了逃避商检罪的相关内容。该条文指出,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这里涉及到几个关键概念。首先是“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商品”,这是由国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的。一般来说,这些商品往往关系到国计民生、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重要方面。例如一些涉及食品安全的进口食品,或者关乎人身安全的出口电器产品等,都需要经过商检机构的严格检验。 其次是“逃避商品检验”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于进口商品,没有按照规定报经检验就擅自销售、使用。比如说,一家企业进口了一批需要商检的机械设备,但是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没有将设备送去商检就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了。另一种是对于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就擅自出口。比如某服装加工厂生产的出口服装,没有经过商检机构检验是否符合出口标准就直接发往国外。 最后是“情节严重”的判定。情节严重通常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比如逃避商检的商品数量、价值大小、是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等。如果逃避商检的商品价值巨大,或者因为这些未检验的商品导致了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那么就很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从而构成逃避商检罪。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相关规定,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故意逃避而触犯法律,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