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保全指的是什么?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感觉需要用到证据保全。但我不太清楚证据保全到底是什么,它有啥用,在啥情况下能申请,又该怎么申请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具体内容。
展开


证据保全,简单来说,就是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从实际作用来看,证据保全就像是给重要证据上了一把“保险锁”。在很多纠纷里,证据是非常关键的,要是证据没了或者以后很难再拿到,那可能就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权益和案件的公正处理。比如说,在一些侵权案件中,现场的痕迹、物品等证据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这时候进行证据保全就能保证这些重要证据被保存下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那么,哪些情况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呢?主要就是两种情况。一是证据可能灭失,像容易腐烂变质的物品、证人可能因生病等原因无法作证等;二是证据以后难以取得,比如证人要出国定居等。 关于申请证据保全的流程,当事人一般要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申请保全证据的种类、所在之处、申请保全的理由等。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条件,就会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保全措施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 总的来说,证据保全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当事人在遇到可能需要证据保全的情况时,要及时按照法律规定申请,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