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认定工伤的情况下,要怎么得到赔偿呢?
我在工作中受伤了,但是相关部门却无法认定为工伤,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赔偿。我想了解具体有哪些赔偿方式,以及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和注意哪些事项。
展开


在无法认定工伤的情况下,可通过以下不同情形来争取赔偿: 如果是因第三人侵权导致受伤(比如在工作中被第三人故意伤害等),则可以向侵权责任人索赔。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侵权行为发生的证据(如监控视频、证人证言等)、伤害后果的证据(如医疗诊断证明、伤残鉴定报告等),然后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是在工作中自身原因受伤但无法认定工伤,且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比如提供的工作环境或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也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虽然不能按照工伤赔偿标准,但可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分担损失。不过这种情况需要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比如工作环境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相关检测报告等。 如果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还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如果最终认定为工伤,就可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获得相应赔偿,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具体可参照《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的相关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