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追加被告人是否会延迟审理?


在民事诉讼中,追加被告人是否会延迟审理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追加被告的含义。追加被告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发现应当参加诉讼的被告没有参加诉讼,或者原告申请追加被告,经法院审查认为符合条件,而通知其参加诉讼的一种诉讼制度。这就好比一场游戏,本来规定某些人要一起参与,但一开始漏了其中一些人,后面发现了就把他们补上。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赋予了当事人申请追加被告的权利。该法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原告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当法院决定追加被告后,在程序上可能会有一些操作导致审理延迟。 一方面,法院需要通知追加的被告。要将相关的诉讼文书,如起诉状副本、传票等送达给追加的被告。这个送达过程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例如,如果被告地址不明确,需要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期就需要六十日。这无疑会让整个案件的审理向后推迟。而且,追加的被告需要时间来准备答辩和相关证据。法律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在这段时间里,被告要梳理案件情况,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和理由。法院也需要给被告这样合理的准备时间,这也会使案件的审理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从而导致延迟。 另一方面,如果追加被告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涉及到新的事实、证据和法律关系。法院可能需要重新安排庭审时间,对新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审理。例如,原本案件只涉及合同纠纷的一部分内容,但追加被告后发现还涉及到侵权等其他法律关系,那么法院就要对这些新的法律关系进行审查和认定,这必然会使审理周期延长。 然而,也存在追加被告不会导致审理延迟的情况。如果追加被告的程序比较顺利,送达等手续能够快速完成,而且追加的被告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没有争议,能够及时进行答辩和举证。法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重新安排过多的庭审环节,就可以按照原有的审理进度继续进行。比如,在一些简单的民间借贷案件中,追加的被告承认借款事实,并且对相关证据没有异议,那么就不会对审理进度造成太大影响。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追加被告人不一定会延迟审理,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和追加被告后的程序进展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