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强拆属于违法强拆?


强拆,也就是强制拆除,指的是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方在未与被拆迁人达成协议或者未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强行拆除被拆迁人房屋的行为。在我国,并非所有的强拆都是合法的,以下几种情况的强拆通常被认定为违法。 首先,没有合法手续的强拆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这意味着,如果拆迁方没有经过公告、催告等法定程序,没有取得合法的强拆手续,就进行强拆,那么这种强拆就是违法的。例如,拆迁方没有向被拆迁人送达书面的拆除通知,也没有给予被拆迁人陈述、申辩的机会,就直接派人来拆除房屋,这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 其次,采用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的强拆也是违法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如果拆迁方为了达到快速拆迁的目的,采用上述非法方式,给被拆迁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被拆迁人的人身安全,那么这种强拆行为是违法的,被拆迁人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再者,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强拆同样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是为了保障被拆迁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和基本权益。如果拆迁方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进行强拆,并且不是出于紧急情况,那么这种行为就违反了法律规定。 此外,如果强拆主体不适格,强拆行为也会被认定为违法。只有具有法定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或者经过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主体,才可以实施强拆。例如,一些没有执法权的企业或者个人,擅自对他人房屋进行强拆,这种强拆就是违法的。 当遇到违法强拆时,被拆迁人要保持冷静,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强拆现场的照片、视频,拆迁方的相关文件等。然后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