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经过正规的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并且承诺还本付息等回报。
要判断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要看是否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是非法性,也就是没有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比如一些公司没有获得金融牌照,就开展所谓的投资理财项目来吸收资金。
其次是公开性,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就像有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大肆宣传他们的高收益投资项目,吸引大量的人关注。
再者是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常见的就是承诺年化收益率很高,比正常的银行存款或者理财产品收益高很多。
最后是社会性,指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这意味着只要是不特定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吸收资金的对象,而不是只针对特定的几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帮助理解。张三成立了一家公司,在没有经过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宣传他们的项目,承诺投资者年化收益率20%,吸引了大量的社会公众投资。最后张三因为无法兑现承诺,导致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张三的这种行为就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正常的借贷是有明显区别的。正常的借贷通常是发生在特定的个人或企业之间,不涉及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也不会进行公开的宣传和承诺高额回报。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是针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通过公开宣传等手段来吸收资金,并且承诺高收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陷阱。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信用卡逾期欠款100万且超过10天导致征信被拉黑后,有没有办法 恢复征信呢?
哺乳期间不能支付抚养费该怎么办?
宅基地合同纠纷该如何起诉?
辞职后发现单位没买保险该怎么赔偿?
精准扶贫的钱会打在什么卡里?
住院时上次的住院记录会显 示出来吗?
营业执照年审密码忘记了该怎么办?
户口不在一起怎么证明亲属关系?
房租增值税发票税率是多少?
欠钱不还提起诉讼,诉讼费谁出?
住院预交金是否可以退还?
融资租赁都有哪些合同?
法院直接判离婚是如何判的?
欠债人把钱转移给前妻该怎么办?
地下室产权归谁所有呢?
缓刑对哪些人适用,缓刑会被撤销吗?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该如何处理?
惠州市行政赔偿程序有哪些规定?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