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的强制消费是指什么?
我去一家店里消费,店员一直强烈推荐我买某款高价商品,不买就不让我走,这算强制消费吗?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强制消费是怎么定义的,遇到这种情况该 怎么办。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强制消费,通俗来讲,就是经营者违背消费者的意愿,采用各种手段迫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强制消费明显侵犯了这一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而第五十条规定,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如果商家存在强制消费行为,消费者可以依据这些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构成要件来看,强制消费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经营者存在强迫行为,这种强迫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言语威胁、限制人身自由等。二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非出于自愿,是在经营者的强迫下不得不进行的。像上面提到店员不买就不让走的情况,就符合强制消费的特征。因为店员限制了消费者离开的自由,迫使消费者可能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购买商品。
当遇到强制消费时,消费者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强迫行为并退款。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 者相关监管部门投诉,让他们介入处理。情况严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