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的实质性变更指的是什么?
我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对方对我的承诺内容做了一些改动。我不太清楚这种改动算不算是实质性变更,也不知道实质性变更会有什么影响。我想了解下,从法律上来说,承诺的实质性变更到底指什么呢?
展开


承诺的实质性变更在法律领域是一个重要概念,下面我们将详细展开讲解。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承诺的含义。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简单来说,就是一方提出了合作的条件(要约),另一方表示同意(承诺)。然而,当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那么,什么是实质性变更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这意味着,如果承诺中对上述这些关键要素进行了改变,就不再被视为原来的承诺,而是一个新的要约。比如,甲向乙发出一个要约,要以10万元的价格出售一批货物,交货时间为一个月后。乙回复表示同意购买,但价格要降到9万元,这就属于对价款这一关键要素的实质性变更,乙的回复就构成了一个新要约,而不再是对甲要约的承诺。 实质性变更的法律后果是非常明确的。一旦出现实质性变更,原要约失效,双方需要重新就新要约进行协商。如果一方同意新要约的内容并作出承诺,合同才会在新的条件下成立。这种规定有助于维护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公平和明确,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还是个人之间的交易,都可能涉及到承诺的实质性变更问题。因此,了解这一法律概念对于准确把握合同订立的过程和结果至关重要。当我们遇到承诺内容可能发生变更的情况时,要仔细判断是否属于实质性变更,以避免因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