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意思先定原则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碰到了‘意思先定原则’这个词,完全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想知道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在法律里有啥作用,适用于哪些情况,能不能用简单的例子解释下呢?
展开 view-more
  • #意思先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意思先定原则是民法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下面为你详细解释这一原则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意思先定原则的基本概念。简单来说,意思先定原则强调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其内心的真实意愿和意思表示应当处于优先的地位。也就是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这一原则体现了民法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当事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参与各种民事活动,比如签订合同、处分财产等。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这一法条其实就是意思先定原则的法律体现。自愿原则赋予了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保障了当事人可以基于自己的真实意思去开展各类民事行为。 在实际的法律应用场景中,意思先定原则有着广泛的体现。以合同领域为例,当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时候,他们可以自由协商合同的各项条款,包括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只要这些条款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合同就是有效的,双方都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这就是意思先定原则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优先决定了合同的内容和效力。 再比如在婚姻家庭领域,结婚和离婚也遵循意思先定原则。结婚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任何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强迫,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干涉。同样,离婚时如果双方自愿离婚,并且就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就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这些都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婚姻家庭关系的设立和终止过程中起到了先定的作用。 意思先定原则虽然赋予了当事人充分的自由,但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如果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了公序良俗,那么这种意思表示就是无效的。例如,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涉及到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合同约定的条款明显违背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那么这样的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意思先定原则是民法中保障当事人自主权利的重要原则,它在众多民事活动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需要在法律和公序良俗的框架内行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