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专利权滥用?


专利权滥用指的是专利权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不正当地利用专利权来获取利益或者限制他人的合法竞争,从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他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更好地理解专利权滥用,我们先来看一下专利权的基本概念。专利权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赋予发明创造者或其权利受让人在一定期限内对特定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实施权。简单来说,就是专利持有者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有独家使用、销售等权利,别人未经允许不能随便用。这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让大家更积极地投入到科研创新中。 然而,当专利权人过度使用这种权利,就可能构成专利权滥用。例如,有些专利权人会进行不合理的专利许可,像强迫被许可方接受一些不合理的附加条件,比如限制被许可方改进技术、要求被许可方只能购买指定的原材料等。这就限制了市场的正常竞争,对其他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这说明如果专利权人利用专利权进行垄断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就是违反了反垄断法,属于专利权滥用。另外,《专利法》也有一些原则性规定,强调专利权的行使要符合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专利权滥用的行为还可能表现为恶意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有些专利权人可能明明知道自己的专利存在瑕疵或者对方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却故意提起诉讼,以此来干扰竞争对手的正常经营,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这种行为也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 判断是否构成专利权滥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行为的目的、方式、对市场竞争和他人权益的影响等。如果发现存在专利权滥用的情况,利益受损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专利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权行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