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安置面积是什么?
我家最近面临拆迁,政府提到了应安置面积,但我不太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应安置面积是怎么确定的,对我家的拆迁安置有什么影响呢?我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含义。
展开


应安置面积是在拆迁安置等过程中,被拆迁人依照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应当获得的用于安置的房屋面积。简单来说,就是拆迁方需要为被拆迁人提供的合适居住或使用的房屋大小。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这里的安置就涉及到应安置面积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应安置面积的确定方式有多种。一种常见的是以被拆迁房屋的面积为基础进行计算。例如,如果被拆迁房屋面积是100平方米,根据当地的拆迁政策,可能按照一定比例,如1:1.2进行安置,那么应安置面积就是120平方米。 另外,还会考虑被拆迁房屋内的人口因素。一些地方政策会规定按照人均一定的面积标准来确定应安置面积。比如,人均安置面积标准是30平方米,被拆迁房屋内有3口人,那么应安置面积就是90平方米。应安置面积对于被拆迁人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被拆迁人能够获得多大的安置房屋。如果拆迁方提供的安置房屋面积小于应安置面积,被拆迁人有权要求拆迁方按照规定补足面积或者给予相应的货币补偿。如果拆迁方提供的安置房屋面积大于应安置面积,超出部分的价格通常也会有相应的规定,可能会要求被拆迁人按照一定的优惠价格购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