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公摊面积?
我买房子的时候,合同里提到了公摊面积,但我不太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公摊面积具体包含哪些部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它对我买房有什么影响。
展开


公摊面积是一个在房产交易中经常被提及的概念。简单来说,公摊面积就是整栋建筑物的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大家一起分摊这些面积的费用。 从构成上来说,公摊面积主要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根据《房产测量规范》,对于共有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明确规定。共有建筑面积的处理原则为:产权各方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文件或协议规定执行;无产权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可按相关房屋的建筑面积按比例进行分摊。 在计算公摊面积时,一般是先确定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然后算出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最后按照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分摊。具体公式为:公摊系数 = 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各套(单元)的公摊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 公摊面积对于购房者来说是有重要影响的。一方面,公摊面积会影响到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如果公摊面积过大,那么购房者实际能够使用的房屋面积就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公摊面积也会影响到购房成本。在房价一定的情况下,公摊面积越大,购房者需要支付的总房款就越高。而且,在后续的物业费等费用计算中,通常也是按照包含公摊面积在内的房屋总面积来计算的。所以,购房者在买房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公摊面积的相关情况,避免自身权益受到损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